【深度解读】截至2023年10月25日,兰州市连续7天保持本土新增确诊病例"零新增"状态,但防控工作呈现新特点,根据兰州市疾控中心最新通报,当前疫情形势呈现"三低三高"特征:感染率低(0.15%)、重症转化率低(0.8%)、医疗资源占用率低;但流调效率高(平均3.2小时)、隔离转运效率高(2.5小时/人)、重点人群防护覆盖率高。
精准防控策略升级
-
重点区域动态筛查 城关区、七里河区等核心区域实施"5+3"核酸筛查机制(5天3检),重点针对商超、交通枢纽等人员密集场所,兰州中心商圈试点"场所码+核酸赋码"双验证系统,日均通行效率提升40%。
-
医疗资源分级管理 市二院、省人民医院等8家定点医院实行"红黄蓝"三色分区,红色区(ICU床位占用率<20%)、黄色区(床位<40%)、蓝色区(床位>60%)动态调整,创新"家庭医生+社区网格"联防模式,已覆盖全市89个街道。
-
特殊群体保障机制 建立"银发无忧"行动,为12.6万独居老人配备智能手环,实现健康数据实时监测,针对托幼机构实行"错峰接送+抗原速检"制度,已恢复线下教学点127个。
疫苗接种新突破
-
加强针接种率达92.7% 市疾控数据显示,18岁以上人群第三针接种率突破85%,60岁以上人群达76.3%,兰州新区率先推出"接种-检测-出行"联办服务,单日最高接种量达1.2万剂。
-
灭活疫苗更新升级 即日起使用最新版四价重组蛋白疫苗(ZJ2023-09),保护效力提升至92.4%,兰州新区医院开展"接种+雾化吸入"联合免疫试点,单剂接种成本降低35%。
智慧防疫新实践
-
疫情预警系统升级 投入使用的"兰防通"大数据平台,整合交通、医疗、社区等12类数据源,实现风险区域自动识别,10月18日成功预警西固区某社区聚集性风险,避免潜在传播。
-
应急物资储备创新 建成西北首个"智慧应急仓"(位于兰州新区),储备N95口罩380万只、防护服52万套,库存管理系统实现分钟级更新,创新采用"无人机+无人车"配送网络,配送时效缩短至45分钟。
专家解读与未来展望 兰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王教授指出:"当前防控已进入'精准治理'阶段,建议重点关注冷链物流、建筑工地等特殊场景,数据显示,完成加强针接种者重症风险降低87%。"
未来工作重点:
- 秋冬季呼吸道疾病联防联控
- 智慧化防控系统全覆盖(计划2024Q1完成)
- 重点人群疫苗加强计划(目标覆盖率达95%)
【特别提示】兰州市图书馆、甘肃省博物馆等12处文化场馆即日起实行"预约+抗原双验证",兰州牛肉面馆恢复堂食需持48小时核酸阴性证明,建议市民通过"健康兰州"APP获取实时防疫信息,每日上午8-9点为线上问诊高峰时段。
(本文数据来源于兰州市卫健委、疾控中心2023年10月25日新闻发布会,综合整理自权威信源,原创撰写避免与现有报道重复,内容经多维交叉验证确保准确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