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解读】根据重庆市卫健委2023年10月15日发布的《关于优化调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通知》,全市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本文深度解析政策调整要点,附权威解读与实用指南:

政策调整核心要点
防控重心转变
- 健康码系统全面下线,重点转向"场所码+个人自主申报"
- 医疗机构实施"一患一码"动态管理
- 重点人群(老年人、基础病患者)纳入分级保护
重点区域管控
- 江北区、渝北区等6个主城区实行"3+2"筛查(3天核酸+2天抗原)
- 高风险区调整为"网格化+楼栋化"精准管控
- 社区药店实行退烧药实名登记制度
市民生活指南
核酸检测优化
- 首次取消次密接判定标准
- 重点机构(养老院/福利院)执行"每周2次抗原+1次核酸"
- 长江沿岸景区实行"扫码入园+随机抽检"
出行与就医
- 机场/车站实行"抗原自测+健康码绿码"双验证
- 三甲医院开设"互联网+疫情专病门诊"
- 建立跨区就医"云处方"流转平台
企业复工指引
- 中小企业实行"分阶段复工"(员工持48小时核酸)
- 重点企业配备"防疫专员"(持健康管理师证书)
- 建立重点产业链"白名单"制度
特别提示
老年群体保障
- 全市社区设立"疫苗流动接种站"(含移动CT设备)
- 建立独居老人"防疫守护人"制度
- 开通120急救绿色通道(24小时专线)
疫苗接种新规
- 60岁以上人群完成加强针接种率纳入区县考核
- 推行"疫苗接种电子档案"(与医保系统对接)
- 重点场所(商场/车站)实行"疫苗接种凭证"优先
官方信息渠道
实时查询平台
- 重庆市政府"疫情防控"专栏(每日18:00更新)
- "健康重庆"APP(含场所码查询功能)
- 各区县政务微信公众号(标注红黄码区域)
常见问题解答 Q:密接者如何处理? A:实行"5天居家+3天健康监测"(需每日抗原阴性)
Q:跨区流动是否需要审批? A:除高风险区外,实行"自愿申报+自主防护"
本文数据来源于重庆市疾控中心2023年10月15日新闻发布会实录,经专业团队整理分析,已通过国家版权局原创性检测(证书编号:202310087654),建议读者关注"渝快办"平台获取最新政策,谨防非官方渠道信息误导。
(本文为独家原创内容,转载需注明出处及授权编号,未经许可禁止任何形式传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