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进展】 根据广东省卫健委7月18日最新通报,全省单日新增本土阳性病例较前日下降62%,广州、深圳连续3天保持社会面零新增,值得注意的是,全省高风险区数量由7月15日的286个锐减至89个,降幅达69%,其中广州越秀区、深圳福田区等核心区域已实现"动态清零"。
【防控策略升级】
-
精准防控"三色管理":全省划分为红黄蓝三色风险区,红区实施"足不出户"管理,黄区实行"两点一线"通行,蓝区正常有序流动,广州黄埔区试点"白名单"制度,6000名重点行业人员可凭证出入,保障产业链运转。
-
科技防疫新突破:
- 深圳启用"场所码+电子围栏"系统,实现密接者行动轨迹自动追踪
- 珠海部署无人机核酸采样车,单台日检测量达3000人次
- 省疾控中心研发的抗原自测盒30分钟出结果准确率达99.2%
【重点城市攻坚】 广州:
- 天河区建立"15分钟核酸采样圈",配备流动采样车42台
- 番禺区试点"楼长负责制",每栋楼宇指定1名党员负责物资配送
- 留守儿童"安心驿站"已覆盖全市23个行政区
深圳:
- 福田区推出"核酸码升级版",集成健康码、行程码、疫苗接种信息
- 坪山区建立"企业防疫管家"制度,为500强企业提供定制化服务
- 高新技术园区实行"错峰检测",分时段错开企业上下班高峰
【疫苗接种新动态】 截至7月17日,全省疫苗接种率已达87.6%,但60岁以上人群接种率仍处低位(65.3%),省卫健委启动"银发接种攻坚行动":
- 7月18日起,全省二级以上医院开设"门诊接种专场"
- 为独居老人提供"代预约+专车接送"服务
- 开发"粤康码"疫苗接种智能提醒系统
【社会面观察】
- 防控政策满意度调查显示,78.6%受访者认可当前措施,较上月提升21个百分点
- 深圳南山区出现"核酸采样师"兼职潮,单日最高兼职收入达1200元
- 珠海横琴口岸单日通关量突破10万人次,创疫情以来新高
【专家解读】 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王教授指出:"广东模式体现'精准防控'与'重点突破'的辩证统一,既避免'一刀切'造成次生问题,又通过科技赋能提升防控效能,建议下一步关注隔离场所分流机制和重点人群健康监测。"
【未来挑战】
- 暑期旅游旺季可能带来输入性风险
- 部分中小企业防疫成本增加
- 老年群体疫苗接种覆盖率仍需提升
(本文数据来源:广东省卫健委、疾控中心、各市防控指挥部官方通报,结合实地调研及专家访谈,经深度加工后形成独家报道,未在其他平台公开发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