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岁末,当寒流席卷中原大地时,河南周口市的“北大门”沈丘县,突然被推到了疫情防控的前线,这座素有“中原粮仓”美誉的豫东小城,以一场迅捷而温情的防疫阻击战,书写了属于自己的抗疫篇章。

疫情突袭:四名返乡者的阳性报告
12月21日,一则通报打破了小城的宁静——四名西安返乡人员核酸检测结果呈阳性,沈丘县立即进入应急状态,流调溯源、隔离管控、核酸检测各项工作迅速展开,这并非沈丘首次面对疫情考验,但Delta毒株的传播速度让这次防控显得尤为紧迫。
与一些地区疫情初期的慌乱不同,沈丘的应对展现出惊人的组织力,一夜之间,400余个疫情防控卡点在全县各交通要道设立;24小时内,重点区域第一轮全员核酸检测完成;紧接着,中小学暂停线下教学,娱乐场所暂时关闭...这些措施果断而坚决,为阻断病毒传播赢得了宝贵时间。
精准防控:小城智慧的集中体现
沈丘防疫的独特之处在于其“精准”二字,没有简单粗暴的“一刀切”,而是将防控区域科学划分为封控区、管控区和防范区,实施分类管理,在封控区严格执行“区域封闭、足不出户”;在管控区实行“人不出区、严禁聚集”;在防范区则强化社会面管控,限制人员聚集。
这种精细化管理的背后,是无数基层工作者的辛勤付出,社区干部变身“配送员”,为隔离居民送去生活物资;村干部拿着喇叭走街串巷,用最朴实的方言宣传防疫知识;志愿者们守在寒风中,查验每一个过往行人的健康码,正是这些普通人的坚守,构筑起了沈丘疫情防控的坚固防线。
值得一提的是沈丘对返乡人员的温情管理,作为劳务输出大县,年末大量务工人员返乡是不可避免的现实,沈丘没有简单劝返,而是提前摸排、建立台账,对不同风险地区返乡人员采取相应管理措施,既守住安全底线,也保留人文关怀。
全民参与:普通人的抗疫故事

在沈丘的抗疫战场上,没有旁观者,核酸检测现场,居民们在寒风中有序排队,保持安全距离;社交媒体上,当地人自发转发最新防疫政策,互相提醒注意事项;企业家们慷慨解囊,捐赠防疫物资;艺术家们创作抗疫主题书画作品,为前线人员加油打气。
特别令人动容的是那些发生在社区里的暖心故事——有居民为值守人员送去热腾腾的饺子,有药店老板免费向市民发放口罩,有年轻人教会老人使用智能手机查询健康码...这些看似微小的善举,汇聚成了沈丘抗疫的温暖底色。
经济民生:防疫与发展两不误
在严格防疫的同时,沈丘也没有忽视经济发展和民生保障,当地政府积极组织农产品外销,确保农民收入不受影响;出台助企纾困政策,帮助小微企业渡过难关;建立应急就医绿色通道,保障群众医疗需求。
作为农业大县,沈丘在疫情期间确保了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供应不断档,这既是对本地居民生活的保障,也是对国家粮食安全的责任担当,当地还积极探索线上经济新模式,通过直播带货等方式助力特色产品销售。
思考与启示:小城抗疫的大智慧
沈丘的抗疫实践给我们带来诸多启示,其一,基层治理能力是现代疫情防控的关键,沈丘之所以能够快速响应,得益于其健全的基层组织体系和丰富的应急管理经验,其二,科学精准是未来防疫的方向,沈丘的分区分类管理证明,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正常运转可以找到平衡点,其三,人民战争是防疫的根本力量,只有动员群众、依靠群众,才能构筑起群防群控的坚固防线。
沈丘早已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但那场疫情大考中展现出的团结、智慧和勇气,已融入这座小城的血脉,当人们漫步在沙颍河畔,欣赏两岸风光时,或许会想起那个特别的冬天,想起所有人同心抗疫的日子。
沈丘的故事告诉我们:疫情面前,没有孤岛,每一座城市的坚守,都是全国抗疫大局中的重要一环;每一个普通人的付出,都是战胜疫情的坚实力量,这座豫东小城用它的实际行动证明——只要团结一心、科学应对,再大的困难也能克服,再冷的冬天也会过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