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公布《唐山市城市更新与产业转型行动计划(2025-2030年)》,标志着这座传统重工业城市迈入生态化与智能化协同发展的新阶段,该计划以“绿色转型、科技赋能、区域联动”为核心,旨在通过系统性改革,将唐山打造为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中更具竞争力的现代化节点城市。

传统产业升级:从“钢铁之城”到“智造高地”
唐山作为中国近代工业的摇篮,钢铁、煤炭等产业曾长期占据经济主导地位,随着国家“双碳”目标的推进,传统高耗能产业面临严峻挑战,最新政策提出,未来五年将投入超过300亿元专项资金,用于支持钢铁企业低碳技术改造和智能制造升级,河钢集团唐山分公司已启动氢冶金示范项目,通过绿氢替代焦炭炼铁,预计可减少碳排放70%以上,唐山将依托曹妃甸港区优势,布局新能源装备、海洋工程等高端制造业,推动产业链从“粗加工”向“高精尖”延伸。
生态治理突破:退煤还绿与渤海湾修复并行
近年来,唐山因环境污染问题屡受关注,此次规划将生态修复列为优先事项,明确提出“退煤还绿”计划:到2027年,关闭所有年产90万吨以下煤矿,并对矿区实施土壤修复与植被重建,针对渤海湾近岸污染,唐山联合天津、沧州等地开展跨区域治理,通过建设人工湿地、清理陆源排污口等措施,力争使近海水质优良比例提升至85%以上,值得注意的是,南湖采煤塌陷区改造项目已成为全国典范,昔日的废弃矿坑如今变身城市中央生态公园,年接待游客超百万人次。

交通枢纽升级:深化京津冀“一小时生活圈”
作为京津冀交通网络的重要节点,唐山正加速推进“轨道上的京津冀”建设,京唐城际铁路全线贯通后,唐山至北京通勤时间缩短至35分钟,最新消息显示,唐山丰南通用机场将于2025年投入运营,未来将开通至雄安、大连等地的短途运输航线,唐山港与天津港的深度整合已进入实质阶段,两港数据互通、航线共享,有望成为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的重要支撑。
民生福祉提升:城市更新与乡村振兴协同推进
在城区改造方面,唐山启动老旧小区改造“提质扩面”工程,重点加装电梯、增建养老设施,并引入社会资本参与运营,针对农村地区,计划通过“农旅融合”模式盘活资源,例如迁西县依托板栗产业和长城文化带,发展生态农业与文旅康养,带动农民增收,教育领域也有新动向:华北理工大学与北京理工大学合作共建“智能制造研究院”,为本地培养高端技术人才。
挑战与展望:转型阵痛中寻找新动能
尽管规划前景广阔,唐山仍面临诸多挑战,传统产业就业人口转岗压力大,需通过职业技能培训缓解结构性失业;部分区域历史遗留污染治理成本高昂,资金缺口亟待填补,专家建议,可探索“生态补偿+碳交易”机制,吸引社会资本参与环保项目,如何避免产业升级中的同质化竞争,形成与天津、石家庄的差异化优势,亦是未来政策落地的关键。
唐山的转型之路,是中国资源型城市谋求可持续发展的缩影,从倚重资源到崇尚创新,从灰色厂区到蓝色海湾,这座曾经历地震重生的城市,正以破釜沉舟的勇气书写新的篇章,其探索经验,或将为辽宁阜新、山西大同等同类型城市提供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