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甘肃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今天发布的最新疫情通报,甘肃省在过去24小时内新增本土确诊病例3例,均为兰州市报告,且全部为集中隔离点发现的无症状感染者转归,无新增疑似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这是甘肃省自本轮疫情暴发以来,连续第七天保持个位数新增,表明全省疫情防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但部分地区的潜在传播风险仍需高度关注。

当前疫情数据概览
截至今天上午10时,甘肃省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达到1482例,其中兰州市占比超过70%,成为本轮疫情的集中暴发点,累计治愈出院病例1420例,现有住院治疗病例62例,无重症和危重症病例,全省无新增死亡病例,累计死亡2例,均为有基础疾病的老年患者,从数据来看,甘肃省的疫情已从7月份的高峰期逐步回落,防控措施初见成效。
今天的新增病例均来自兰州市的隔离管控人群,说明传播链基本被切断,社区传播风险较低,兰州市已对相关区域实施了精准封控,并对密切接触者进行了全面排查,全省共有高风险区2个(均在兰州市),中风险区5个(兰州市3个,临夏州2个),其他地区均为低风险区,兰州市政府表示,将根据疫情发展动态调整管控政策,预计本周内部分中风险区有望降级。
防控措施与应急响应
甘肃省本轮疫情主要由奥密克戎变异株BA.5.2分支引发,其特点是传播速度快、隐匿性强,为应对疫情,甘肃省已启动省级应急响应机制,采取了多项强化措施,全省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对重点区域开展多轮全员核酸检测,截至今天,兰州市已完成第八轮大规模筛查,累计检测超过500万人次,检出率持续下降。
甘肃省加强了流调溯源和隔离管控力度,今天通报的3例新增病例均是在隔离点发现,表明提前排查和隔离措施有效切断了传播链,全省现有隔离点容量充足,密接人员管控到位,甘肃省还强化了“外防输入”措施,对来自高风险地区的人员实行“落地检”和闭环管理,严防外部输入风险。
在医疗救治方面,甘肃省指定了10家定点医院收治确诊病例,并组建了多学科专家团队开展救治,目前所有住院患者病情稳定,无重症化趋势,全省医疗资源储备充足,ICU床位、呼吸机等关键设备均能满足需求,甘肃省持续推进疫苗接种工作,60岁以上人群加强针接种率已超过85%,为构建免疫屏障提供了支撑。
经济社会影响与民生保障
疫情对甘肃省的经济社会运行造成了一定冲击,尤其是旅游、餐饮等行业受损严重,今天的数据显示,兰州市部分商场和景区仍处于关闭状态,但民生保障类场所(如超市、医院)正常开放,省政府已出台一揽子纾困政策,包括减免税费、提供补贴等,帮助中小微企业渡过难关。
在民生保障方面,甘肃省确保了生活物资供应充足、价格稳定,兰州市启动了“线上订购+线下配送”模式,减少人员流动风险,教育部门则推迟了部分学校的开学时间,改为线上教学,确保“停课不停学”,省政府强调了对特殊群体的关怀,如为独居老人、孕产妇等开通绿色通道,提供医疗和生活服务。
未来展望与公众提示
甘肃省卫健委在今天通报中指出,虽然疫情整体可控,但奥密克戎变异株的潜在风险不容忽视,尤其是随着秋季开学和旅游旺季的到来,人员流动性增加,可能带来新的传播风险,省政府呼吁公众继续配合防控措施,包括佩戴口罩、减少聚集、主动接种疫苗等。
专家分析认为,甘肃省疫情已进入扫尾阶段,但完全清零仍需时间,下一步,全省将聚焦于精准防控和常态化管理,逐步恢复生产生活秩序,今天的数据显示,甘肃的防控经验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参考,但也警示我们:疫情防控是一场持久战,任何松懈都可能前功尽弃。
甘肃疫情最新通报今天释放了积极信号,但“行百里者半九十”,我们仍需保持警惕,共同守护来之不易的防控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