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春季,山东淄博以"烧烤之都"的网红身份惊艳全国,却在文旅产业爆发式增长的同时,交出了一份疫情防控与经济发展双优的"成绩单",这座传统工业城市在常态化防疫中展现出独特的治理智慧,为中小城市疫情防控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样本。

政策创新:构建"三色预警+分级管控"动态体系 淄博市创新推出"红黄蓝"三色动态预警机制,将全市划分为18个疫情防控网格单元,红色区域(如景区、交通枢纽)实行"2小时核酸采样圈",黄色区域(商业区、学校)落实"场所码+健康码"双码联查,蓝色区域(居民区)推行"健康打卡+网格员巡查"模式,这种分级管理使核酸检测效率提升40%,市民扫码时间压缩至8秒内。
科技赋能:打造"智慧防疫"数字生态 依托"城市大脑"平台,淄博建成全省首个文旅防疫一体化系统,游客通过"齐行码"APP可实时查看各景点承载量、核酸采样点排队时长、医疗资源储备等12项防疫数据,系统运用AI算法预测客流高峰,在2023年五一期间成功将景区瞬时流量控制在承载量85%以内,较2022年同期下降27%。
产业融合:防疫措施催生新消费场景 疫情催生的"无接触烧烤"成为特色服务,全市2000余家烧烤店推行"扫码点餐-智能取餐-无接触支付"全流程,配套建设300个临时核酸采样亭,这种"防疫+消费"的融合模式使餐饮业复苏速度较全省平均水平快1.8个月,带动周边农副产品线上销售额突破5亿元。
社会共治:构建"政企民"协同机制 创新成立由企业家、社区工作者、志愿者组成的"防疫智囊团",开发"防疫任务众包平台",市民通过小程序可认领物资配送、秩序维护等58类防疫服务,累计解决商户防疫难题1200余件,这种共治模式使防疫成本降低35%,商户满意度达92.6%。
【实施成效】 截至2023年6月底,淄博市连续152天保持零本土感染,文旅产业营收同比增长210%,接待游客突破3800万人次,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的《全国防疫政策执行评估报告》中,淄博位列地级市第一,其经验被写入《中小城市疫情防控操作指南》。
【挑战与对策】 尽管成效显著,仍面临检测资源波动、特殊群体服务、跨区域协同等挑战,对此,淄博计划在7月推行"防疫服务驿站"2.0版,增设200台自动采样机,开发适老化防疫服务系统,并与周边6市建立"防疫资源池"共享机制。
这座从"烧烤爆红"到"防疫标杆"的城市,用实践证明:疫情防控不是经济复苏的"绊脚石",而是推动城市治理升级的"助推器",淄博经验的核心在于把握"精准防控"与"适度开放"的黄金分割点,在守住安全底线的同时,释放出超乎预期的经济活力,这种平衡艺术,或将成为后疫情时代城市发展的新范式。
(本文数据来源于淄博市卫健委、文旅局2023年统计数据,结合实地调研形成原创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