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检出新冠XBB.1.16了吗
近日,中国疾控中心发布消息,在国内新监测到多例XBB.16病毒感染者,并报告这些感染者出现了一种新的症状——结膜炎。
我国已经检测出新冠xbb.16毒株了。2023年4月15日,中国疾控中心公布全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最新情况。对比4月8日中疾控公布数据,4月7日至4月13日,新监测到本土重点关注变异株124例(共计21个分支)。其中,中疾控首次监测到15例XBB.16和2例XBB.11,表明这一变种病毒也已经进入我国。
XBB.16是新冠病毒奥密克戎重组毒株的一种,属于XBB家族,民间取名“大角星(Arcturus)”。它是目前全球正在流行的600多种变异株之一,也是137种XBB亚分支之一。XBB.16于2023年1月首次被发现,随后在印度、美国、新加坡和澳大利亚等国家或地区流行,2023年3月5日被正式命名。
中疾控详解“地狱犬”变异毒株
〖A〗、近日,中文网络上流传着一种名为BQ.1的新型变异毒株已经出现,并因其高传染性和致死率被冠以“地狱犬”的称号,声称在日本已经“杀疯了”。然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B〗、头痛,嗅觉味觉减退,喉咙痛,鼻塞流涕、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被大家广泛传言的“地狱犬”新变种,实际上是奥密克戎BQ.1变体,是一种近两个月在欧美多个国家形成优势传播的新变体,没有证据表明它的致死率高于其他奥密克戎变异株。
〖C〗、新型的奥密克戎变异毒株传到西方之后,不明真相的网友以为又是啥厉害角色,于是称它为“地狱犬”,这一叫就叫出名了。现在在中国流行的毒株主要是BA.5的亚分支BA.2和BF.7两种,广州主要以BA.2为主,北京主要以BF.7为主。
〖D〗、地狱犬是通过病毒的变异变迁产生的第六代亚分支。BQ.1是奥密克戎BA.5在人群流行传播过程中,通过病毒的变异变迁产生的第六代亚分支。BQ.1是BQ.1的第一代亚分支,这些进化分支对人的致病力明显减弱,致重症和死亡比例明显低于早期流行的毒株和变异株。
印度出现新的变异毒株“德尔塔+”,疫苗更新能跑赢病毒变异吗?
疫苗更新在技术层面能够跑赢病毒变异,但实际效果取决于全球防控协作与印度疫情控制情况。以下为具体分析:疫苗更新技术具备可行性技术成熟度:当前人类疫苗生产技术已高度成熟,科学家可基于变异毒株特性快速调整疫苗成分。例如,针对“德尔塔+”变异株,只需以新毒株为底物研发第二代或第三代疫苗,且生产周期较初代疫苗显著缩短。
换句话说,比如现有的接种疫苗可以保护90%的人不再感染,如果新的变异毒株出现以后出现了免疫逃逸效应,那么保护作用可能会从90%可能会下降60%,甚至完全无效,所以要特别关注新的变异毒株,所可能产生的“免疫逃逸”的现象。根据最新实验的结果,广泛接种的疫苗对“德尔塔”变异毒株依然是有效的。
总结来说,德尔塔和拉姆达各有其特点,德尔塔在传染性和可能的严重性上似乎略胜一筹,而拉姆达的变异特性可能影响疫苗的防护效果。但两种变异体的相对强度仍在持续评估中,公众和个人应继续关注公共卫生机构的最新指南和建议,以保持防护措施的有效性。
在印度出现的德尔塔毒株,就是一种感染能力更强的变异病毒。相对于普通病毒,德尔塔的变异点一共达到15处。而Omicron的变异比德尔塔还要多,已经发现的就高达32处。
中疾控等专家重磅回应(最新)
〖A〗、中疾控等专家重磅回应最新情况如下:疫情防控工作重点 国家卫健委强调,当前疫情防控的当务之急仍是保障好群众的就医用药,需迅速分流轻症患者,扩容重症救治资源。重点强化农村地区疫情防控和健康服务工作,明确和畅通转诊“绿色通道”,确保乡镇卫生院发热诊室“应设尽设”“应开尽开”。
〖B〗、《科学》杂志报道指出,华南海鲜市场可能并非武汉新冠病毒的发源地,零号病人可能在十一期间或更早出现。具体分析如下:华南海鲜市场与新冠病毒的关联性受到挑战:2019年12月底,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在武汉华南海鲜市场爆发,该市场因此被广泛认为是疫情的发源地。
〖C〗、国家疾控局成为国家卫健委管理的国家局 国家疾控局被明确为国家卫健委管理的国家局,为副部级单位。这一调整意味着国家疾控局在疾病预防控制体系中的地位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将更好地承担起制定并组织落实传染病预防控制规划、国家免疫规划以及严重危害人民健康公共卫生问题的干预措施等重要职责。
〖D〗、分发准备通知:当地时间9月2日,CNN报道美国CDC已通知各地公共卫生官员,准备最快在10月下旬分发新冠病毒疫苗,并提供了规划方案以帮助各州做好准备。优先接种人群建议:CDC就谁应首先接种疫苗向各州提出建议,包括医疗专业人员、基本工作人员、国家安全“人口”以及长期护理机构的居民和工作人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