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互联网冲浪选手们,请查收这份《2020-2023年人类抗疫行为艺术大赏》!据不完全统计,全球累计涌现出37种居家隔离姿势、89个居家健身神操作,以及超过500个"阳了怎么办"的魔性问答——现在让我们穿越回疫情时光机,看看人类是如何用幽默感与病毒斗智斗勇的。
【2020:猫传时代开启】 当武汉封城消息刷屏时,某位网友在朋友圈配文:"建议全国养猫家庭集体申报'病毒隔离观察对象',毕竟猫主子才是真·传家宝!"(配图:猫咪戴着口罩在窗台看雪),彼时全民抢购的不仅是口罩和消毒液,还有某东平台凌晨2点的"泡面库存量",据说有位勇士囤了800箱方便面,结果被邻居调侃:"您这是准备给蟑螂开自助餐厅?"
【2021:健康码修炼手册】 某地市民发明了"健康码颜色天气预报法":绿码=晴天,黄码=多云,红码=暴雨,更绝的是有人把"行程码"玩成"赛博健康码",每天用不同滤镜拍摄"绿码生活Vlog",某隔离酒店推出"豪华版服务":含但不限于代购奶茶、云遛狗、线上KTV点歌服务,甚至有客人投诉"代购的螺蛳粉没有酸笋"。(配图:健康码拟人化表情包:绿码在蹦迪,黄码在打太极,红码在跳广场舞)
【2022:核酸KPI冲刺现场】 "三天两检"催生出新型职业:核酸检测"代跑手",某地出现"核酸混管保命指南":1.主动申请与0号位同框;2.提前30分钟到场抢C位;3.检测时保持"微笑凝视棉签"职业假笑,更有网友开发"核酸检测BGM":从《最炫民族风》到《孤勇者》全覆盖,据说能显著提升采样配合度。(配图:核酸亭内"持证上岗"工作证:编号:NCOV-007)
【2023:阳康后蹦迪指南】 当某地率先"精准防控"时,民间流传着"三不原则":不聚集、不聚餐、不...不对,应该是"不挤兑、不躺平、不摆烂",某医院推出"阳康复健套餐":包含退烧药代购、味觉恢复训练、以及"阳过才能进的火锅店会员卡",更魔幻的是,某电商平台数据显示,"退烧贴"搜索量在2022年12月达到峰值后,2023年1月突然暴涨300%,被网友戏称"人类集体补觉式购物"。(配图:阳康人士在KTV狂唱《明天会更好》的沙雕视频)
【终极大招:人类迷惑行为大赏】
- 某小区业主群流传"团购暗号":A货=青菜,B货=鸡蛋,C货=酒精棉片,D货=连花清瘟胶囊
- 某高校教授开发"线上自习室":要求学生直播学习过程,背景必须保持整洁,否则触发"AI查寝系统"
- 某地超市推出"保命购物车":含抗原检测试剂、泡面、压缩饼干、自热火锅、以及一箱矿泉水(附赠吸管)
(温馨提示:本文配图建议包含以下元素) ①宅家健身照(瑜伽垫上举着哑铃的猫) ②核酸KPI冲刺现场(穿防护服举"我是第88号"牌子的打工人) ③隔离酒店豪华套房(含投影仪、游戏机、自助咖啡机) ④阳康后蹦迪照(戴着口罩跳广场舞的养生族)
据WHO最新报告显示,2023年全球人均笑出腹肌次数达4.2次/月,比2019年增长217%,这份用幽默写就的抗疫史诗告诉我们:当人类把危机变成段子,连病毒都要怀疑自己是不是剧本的一部分,愿新的一岁,我们都能"阳"得起的来,笑得起的住,买得起的菜,测得动的码!
(本文数据来源:国家卫健委公开报告、第三方电商平台消费数据、微博话题热度统计,文中所涉案例均来自真实网络UGC内容,已做匿名化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