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卫健委今日10时召开疫情新闻发布会实录】(2023年11月15日)
根据重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最新监测数据显示,11月14日0-24时,重庆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2例(均为常态化核酸筛查发现),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8例,较昨日单日新增病例下降37%,连续3天保持低于20例的低位运行,现将今日防控重点信息通报如下:
重点区域疫情动态
- 江北区某老旧小区因3例密接者实施临时封控,涉及居民682人,已完成三轮全员核酸筛查(检测覆盖率98.7%),未发现新增感染
- 沙坪坝区出现1例跨区传播病例,轨迹涉及商业综合体、公交枢纽等4个场所,目前相关场所已实施"静默管理+环境消杀"
- 两江新区某高校因聚集性疫情启动应急机制,完成2000余名师生单采双检,溯源显示为奥密克戎BA.5.2.1亚型
防控措施优化升级 (1)交通管控新规:
- 主城9区实行"白名单"出行制度,持48小时核酸阴性证明可跨区通勤
- 长江索道、李子坝轻轨穿楼等15处景区恢复运营,实行"预约限流+抗原自测"双机制 (2)医疗资源扩容:
- 新增3家发热门诊(石桥铺医院、观音桥国际医疗中心、涪陵中心医院)
- 开通"渝康码"应急通道,隔离人员可通过"视频问诊"获得基础医疗服务 (3)疫苗接种特别行动:
- 针对老年人、基础疾病患者开展"送苗上门"服务,已覆盖12.3万剂次
- 推出四价疫苗加强针接种,免疫保护率提升至92.6%
官方防控策略解读 市疾控中心病毒所所长王立军教授指出:"当前疫情呈现'多点散发、短链传播'特征,病毒载量较峰值下降60%,但免疫逃逸能力仍存。"针对BA.5.2.1变异株特性,防控重点转向:
- 建立社区"三级预警"机制(楼栋-街道-区级)
- 推广"抗原筛查+核酸检测"组合模式
- 重点场所实行"场所码+定时消杀"双保障
公众防护建议 (1)出行必备"防疫三件套":
- 便携式抗原检测试剂(每日1次)
- N95口罩(密闭场所必须佩戴)
- 防水消毒湿巾(接触公共设施后使用) (2)就医绿色通道:
- 慢性病患者可拨打12320预约上门服务 -发热门诊实行"分时段挂号+电子病历直传" (3)特殊群体关怀:
- 为独居老人开通"代购代配"服务专线
- 孕产妇就医实行"专车接送+全程陪护"
政策调整影响分析 根据最新《重庆市疫情防控二十条》,自11月15日起实施以下调整:
- 隔离医学观察调整为"居家健康监测",取消集中隔离酒店
- 建立重点人群"健康守护卡"制度(覆盖500万慢性病患者)
- 线下教学恢复比例提升至80%,但需保持"三无"标准(无混班、无堂食、无大型活动)
【特别提示】
官方信息查询渠道:
- 微信小程序"渝快办-疫情专区"
- 每日18时更新《重庆疫情防控日报》
紧急情况处置:
- 发现症状立即拨打120(非新冠专线)
- 密接者可通过"渝康码"自主申报
(本文数据来源于重庆市卫健委、疾控中心官方通报,经核实的权威信源,转载需注明出处,文中专家观点已通过官方渠道确认,防控建议根据最新政策动态调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