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20日,山东省日照市五莲县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布一则通报,确认当地发现首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这则不足百字的消息,像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瞬间打破了这座滨海小城的宁静,五莲县,这个以“齐鲁风情”著称的县城,迎来了自疫情暴发以来最严峻的考验。
疫情突袭:平静小城迎来不速之客
首例病例的出现,并非毫无征兆,患者张某某(化名)因发热、咳嗽前往县人民医院发热门诊就诊,核酸检测结果初筛阳性,经市、县两级疾控中心复核,结果仍为阳性,专家组结合临床表现和流行病学史,最终确诊为新冠肺炎普通型。
消息传出后,五莲县迅速进入应急状态,流调溯源工作连夜展开,疾控人员像侦探一样,细致梳理患者发病前14天的活动轨迹,调查显示,张某某有外地旅居史,返回五莲后参与了多次聚集性活动,这一情况让防控形势陡然严峻——病毒可能已在社区隐匿传播。
快速响应:与病毒赛跑的24小时
五莲县的应对堪称“闪电战”,在首例病例确认后24小时内,一系列防控措施密集出台:
- 精准封控: 第一时间对患者居住的小区、活动涉及的超市、餐馆等场所实施封控管理,相关人员全部居家隔离。
- 全员检测: 启动全县全员核酸检测,一夜之间,近百个采样点在城乡各处搭建完成,医护人员、社区工作者和志愿者彻夜未眠,在寒冬中构筑起一道生命防线。
- 轨迹公布: 及时、透明地公布确诊病例详细活动轨迹,提醒有时空交集的人员主动报备,有效切断了潜在的传播链。
- 物资保障: 商务部门启动应急保供机制,确保封控区居民生活物资供应充足,物价稳定,避免了恐慌情绪的蔓延。
这场与病毒的赛跑,不仅考验着政府的应急能力,更考验着整座城市的凝聚力。
全民战“疫”:小城大爱在寒冬绽放
五莲首例病例的出现,像一面镜子,照出了这座小城最真实的模样。
- “白衣战士”的逆行: 医护人员是冲在最前线的勇士,县人民医院感染科主任王医生连续工作36小时,累得在走廊长椅上睡着;护士李梅(化名)为了节省防护服,8小时不吃不喝,脸上被口罩勒出深深的印痕。
- 社区工作者的坚守: 社区是疫情防控的最后一道防线,锦绣社区党支部书记刘书记,拿着小喇叭一遍遍通知居民做核酸,嗓子喊到嘶哑;为隔离居民送菜、买药,每天行走超过3万步。
- 志愿者的无私奉献: 数百名志愿者迅速集结,他们中有退休党员、大学生、企业员工,在核酸检测点维持秩序,帮助老人扫码登记,搬运防疫物资……“红马甲”成为寒冬里最温暖的色彩。
- 普通市民的配合理解: 尽管生活被打乱,但绝大多数市民表现出极高的素质,有序排队检测核酸,自觉遵守防疫规定,邻里之间互帮互助,一位市民在社交媒体上留言:“我们不怕疫情,因为我们相信五莲!”
经验与启示:从首例病例看基层防疫
五莲县首例病例的处置过程,为全国基层疫情防控提供了宝贵经验:
- 早发现是关键: 发热门诊的“哨点”作用至关重要,张某某的及时就诊,为防控赢得了宝贵时间。
- 流调溯源必须快准细: 详尽的流调是切断传播链的基础,五莲县通过大数据+网格化,快速锁定了密接和次密接人员。
- 物资保障是稳定器: 充足的物资供应能有效安定民心,避免次生问题。
- 信息公开透明是最好的“定心丸”: 及时权威的信息发布,有效遏制了谣言的滋生,增强了社会信心。
五莲县的首例病例,是一场突如其来的遭遇战,更是一场众志成城的总体战,它记录了一座小城在疫情面前的慌乱与有序、恐惧与勇敢、个体与集体的复杂交织,在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下,疫情被迅速控制,没有造成大规模扩散。
五莲早已恢复了往日的烟火气,但那个冬天的记忆,依然深刻在每个亲历者心中,它告诉我们,疫情面前没有孤岛,任何一例病例的出现,都是对一个地方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全面检验,五莲用它的速度和温度,证明了即使在最基层,只要科学防控、万众一心,就一定能筑牢守护人民健康的钢铁长城,这起首例病例,不仅是五莲抗疫史上的一个节点,更是中国无数个小城在伟大抗疫斗争中的一个缩影——平凡,却闪耀着坚韧不拔的人性光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