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监会发布重磅新规!事关上市公司信披……
〖A〗、年3月28日,中国证监会发布修订后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将于7月1日生效。此次修订整合了监管实践经验、强化核心事项监管力度,并依据新《公司法》调整了监事会相关规则,同时明确要求上市公司发布可持续发展报告。
〖B〗、证监会发布的核心消息(2025年10月14日盘后) 北交所交易规则优化:允许符合条件的投资者参与盘后固定价格交易,提升市场流动性,同时收紧游资炒作监管,对连续30个交易日涨幅超200%的个股实施重点监控。
〖C〗、证监会取消季报强制报告是真的。具体内容如下:根据证监会发布修订后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自2021年5月1日起施行的新《信披办法》中,季度报告不再作为硬性规定的上市公司应披露报告。这意味着上市公司拥有了更大的自主权,可以选择性披露季报,也可以选择不披露。
〖D〗、“信心牛”在十一节前7个交易日行情显著,节后能否延续虽不确定,但证监会国庆假期颁布了重磅新规《证券市场程序化交易管理规定(试行)》以维护市场,同时股东减持也需严防,以下为详细介绍:新规颁布背景与目的“信心牛”引发民众高度关注,满仓者盼开市延续涨势,空仓者期待买入机会。
〖E〗、非经常性损益新规已由证监会正式发布,该新规包含2个定义、3项原则以及22个具体项目。
“申报即担责”,这一次证监会新规剑指保荐机构
〖A〗、证监会新规“申报即担责”旨在强化保荐机构责任,规范投行业务,提升市场规范性。新规背景与目的背景:保荐机构在IPO和再融资市场中扮演“看门人”角色,但部分机构未能尽职尽责,出现虚假信批案例(如金亚科技、长生生物)。注册制推进下,上市公司存量增加,IPO和再融资数量提升,监管需加强以提升信披质量。
证监会新规解读
〖A〗、证监会新规“申报即担责”旨在强化保荐机构责任,规范投行业务,提升市场规范性。新规背景与目的背景:保荐机构在IPO和再融资市场中扮演“看门人”角色,但部分机构未能尽职尽责,出现虚假信批案例(如金亚科技、长生生物)。注册制推进下,上市公司存量增加,IPO和再融资数量提升,监管需加强以提升信披质量。
〖B〗、证监会发布的《关于修改〈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的决定》通过完善借壳监管规则、收紧财务指标判断标准及细化控制权变更认定,显著提升了重组市场成交难度,同时推动市场估值体系理性修复并引导资金流向实体经济。
〖C〗、年证监会重点新规主要围绕证券、期货、基金、科创板和上市公司等领域,旨在规范市场秩序、促进高质量发展。《证券公司分类评价规定》:8月22日实施,将标题改为“评价规定”,突出分类评价导向。优化评价框架为风险管理、持续合规、业务发展和功能发挥三大维度,新增服务实体经济等加分指标。
〖D〗、年3月28日,中国证监会发布修订后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将于7月1日生效。此次修订整合了监管实践经验、强化核心事项监管力度,并依据新《公司法》调整了监事会相关规则,同时明确要求上市公司发布可持续发展报告。
证监会新规2026年实施详情
〖A〗、中国证监会于2025年10月17日修订发布新版《上市公司治理准则》,自2026年1月1日起施行,主要修订内容如下:董事与高管监管制度完善从任职、履职、离职全流程强化规范,要求上市公司在聘任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时,需设计离职后的追责和追偿安排,明确离职审查标准,重点核查其在职期间是否履行忠实、勤勉义务,防止利用职权谋取私利或损害公司利益。
〖B〗、自2025年9月1日起,A股交易时间将进行第一阶段调整,下午交易时段延长至16:00,整体交易时长增至5小时;第二阶段调整计划自2026年1月1日起实施,上午交易时段提前至9:00并延长至12:00,全天交易时长进一步延长。
〖C〗、证监会上市准则中不存在“删除市值管理”的相关规定,市值管理是上市公司经营管理的重要部分,旨在合法合规提升投资价值与投资者回报,不应被删除。证监会上市准则相关规定《上市公司治理准则》:该准则自2026年1月1日起施行,修订内容全面规范了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和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的行为。
〖D〗、取消监事会等,证监会系列规则修订 公司治理修订 监事会及监事立废 证监会(过渡期至2026年1月1日前):结合新《公司法》及相关规定,证监会允许公司在公司章程中规定在董事会中设立审计委员会,行使原《公司法》规定的监事会的职权,从而不设监事会或者监事。
〖E〗、总结与建议目前,2026年中介费政策仅在香港保险业有明确调整,其他领域仍沿用现有框架。消费者若需了解具体行业的中介费标准,建议:关注行业主管部门(如银保监会、住建部、证监会)的官方公告;咨询地方监管部门或行业协会,获取最新实施细则;签订服务合同时,仔细核对收费条款,避免隐性费用。
〖F〗、汽车行业(新能源汽车为核心)工信部等八部门印发《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提出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目标达1550万辆,占汽车总销量近半。政策通过购车补贴、充电基础设施完善等措施推动需求,同时鼓励车企技术升级,利好动力电池、智能驾驶、充电桩等产业链环节。
证监会出击:造假者退无赦
结语金通灵案标志着证监会以“零容忍”态度推进资本市场法治化建设,退市新规通过明确量化标准、压缩弹性空间,彻底封堵财务造假者的生存路径。此举不仅是对投资者权益的捍卫,更是对市场诚信底线的重申,为全面注册制改革奠定坚实制度基础。
证监会新任副主席李明的监管思路聚焦于强化上市公司质量监管、严打财务造假、全流程风险防控及推动市场分层改革,强调依法从严治理与市场化机制协同,以构建健康稳定的资本市场生态。
近日,证监会针对市场中的违规行为,特别是财务造假等恶劣行为,采取了更加严格的监管措施,并首次对康美药业的60万罚单进行了公开回应,表示行政处罚并非终点,还将进行刑事追责和民事赔偿。这一系列举措表明,证监会正在动真格,加强对市场的监管力度,以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和维护市场的公平、公正、公开。
证监会自2019年以来重拳打击上市公司财务造假,已立案调查22家、行政处罚18起典型案件、移送公安机关6起涉嫌犯罪案件,并指出案件呈现四大特点,下一步将强化执法力度,从严从重从快追责。
清退劣质企业:对长期亏损、财务造假、无法规范运作的公司启动退市程序。保护投资者权益:通过严监管减少市场欺诈行为,维护公平交易环境。典型案例:特发信息:因2015-2019年连续五年财务造假(跨期调节成本、虚构业务),被深圳证监局罚款800万元,8名责任人合计罚款1550万元。
之前也有很多投资者抱团起诉上市公司,让上市公司赔偿数十亿的案例。这些案例表明,民事赔偿机制对造假者具有强大的震慑力,有可能让造假者倾家荡产。獐子岛造假案例分析獐子岛造假事件:证监会采用北斗技术,拿到了獐子岛造假的确凿证据,并发布了两张判决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