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的甘肃天水,本应是羲皇故里迎客、麦积山雾绕的宁静时节,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这座陇上名城再次进入全民战疫状态,截至2023年11月下旬,天水市本轮疫情呈现多点散发与局部聚集并存的特征,防控工作正经历关键考验。

疫情态势:精准防控下的动态博弈
根据甘肃省卫健委最新通报,近日天水市新增本土确诊病例主要集中在秦州、麦积两区,存在部分家庭聚集性传播链,病毒基因测序结果显示,本轮疫情毒株为奥密克戎变异株BA.5.2进化分支,具有传播隐匿、扩散迅速的特点,值得注意的是,甘谷县、武山县等县域近期也出现散发病例,提示疫情存在社区传播风险。
目前全市已划定高风险区27个,中风险区41个,严格落实"足不出户、上门服务"和"人不出区、错峰取物"管控措施,麦积区天成学校、市卫生学校等聚集性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相关密接人员均已落实集中隔离医学观察。
应急响应:立体化防控体系快速启动
11月20日零时起,天水市启动疫情防控三级应急响应机制,呈现三个突出特点:
核酸检测提质增速 全市设置核酸采样点862个,投入采样人员2300余名,单日检测能力提升至35万管,创新推行"抗原筛查+核酸诊断"监测模式,在秦州区试点开展"下楼即检、出门必检"的便民检测服务,重点区域实现24小时一轮全员筛查。
流调溯源精准高效 组建200支流调突击队,运用大数据轨迹还原与人工摸排相结合的方式,最快4小时内完成核心流调报告,特别对羲通客运中心、兰天城市广场等重点场所实施时空定格管理,精准锁定风险人群。
物资保障全面覆盖 建立"线上订购+社区配送"保供体系,组织820辆物资配送车、3700名志愿者构建末端配送网络,麦积区花牛镇创新"蔬菜包"直供模式,确保封控区居民每日新鲜果蔬供应,全市米面油储备可保障30天以上消耗。
民生关怀:特殊需求群体的暖心守护
针对特殊群体需求,天水市开通24小时民生服务热线,组建医疗救助专班,累计为孕产妇、血液透析患者等急重症人群开辟绿色通道127次,教育部门启动"云端课堂"计划,为隔离学生提供"一人一策"学业辅导,令人动容的是,甘谷县八旬党员王大爷自发成立"银发志愿服务队",协助社区开展防疫宣传,展现着陇原儿女的坚韧与担当。
经济护航:双线作战保发展
在严格落实防控措施的同时,天水市统筹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工信部门建立"白名单"制度,保障华天电子、长城开关等重点企业闭环生产,11月前三旬全市工业用电量环比增长2.3%,税务部门推行"非接触式"办税,为小微企业减免税费超千万元,文旅行业虽受冲击,但麦积山石窟推出VR全景游览,伏羲庙开启线上祭祖预约,为疫情后市场复苏积蓄能量。
专家解读:科学防控守住陇东南门户
甘肃省疾控中心主任医师王建军指出:"天水作为陇东南交通枢纽,防控成效关系全省大局,当前要坚持第九版防控方案,落实二十条优化措施,重点加强农村地区防控能力建设。"值得注意的是,全市老年人疫苗接种率已提升至92.7%,第三剂加强免疫接种完成87.9%,正在构筑全人群免疫屏障。
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从连夜采样的"大白"到奔波送货的"红马甲",从彻夜流调的疾控人员到坚守卡口的公安干警,天水的每个角落都在演绎着动人的抗疫故事,正如麦积山石窟历经千年风雨依然巍峨,这座有着八千年文明史的城市,正在用她的坚韧与智慧,等待着云开"疫"散,重现陇上江南的秀美容颜。
(本文数据截至2023年11月25日,独家整理自甘肃省卫健委公告、天水市政府新闻发布会及实地调研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