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行时间与区域:核心调整内容
根据深圳交警局2024年1月发布的《关于非粤B号牌小型客车限行措施的通告》,现行限行规则如下:

-
限行时间:
- 工作日早高峰:7:00–9:00
- 工作日晚高峰:17:30–19:30
- 周末及法定节假日:全市不限行(含调休上班的周末)。
注意:限行时段内,非粤B号牌小型客车禁止在限行区域行驶,否则将处以罚款并记分。
-
限行区域:
覆盖深圳核心区域,具体范围包括:- 原特区内的所有道路:罗湖、福田、南山、盐田四区全域。
- 部分原特区外主干道:龙华区的观澜大道、龙华中心区部分道路;宝安区的宝安大道、新安一路;龙岗区的龙岗大道、布龙路等。
限行边界以交通标志为准,车主可通过“深圳交警”微信公众号实时查询电子围栏地图。
受限车辆类型与豁免政策
-
受限车辆:
所有非粤B号牌的小型载客汽车,包括燃油车、混动车及外地新能源车(如绿牌车),值得注意的是,外地新能源车不再享受自动豁免,需提前申请免限行通行码。 -
豁免车辆:
以下车辆不限行:- 执行任务的军车、警车、消防车、救护车等特种车辆;
- 粤B号牌出租车、网约车(须持运营证)、校车;
- 港澳号牌车辆(需遵守跨境车辆管理规定);
- 办理了通行码的保障民生车辆(如鲜活农产品运输车)。
-
免罚次数与申请方式:

- 每月1次免罚机会:外地车每月可申请1次“免限行通行码”,有效期为申请日24小时,通过“深圳交警”APP或支付宝小程序提交,需提前申报。
- 每年累计免罚上限:同一车辆每年累计申请不得超过3次,超次将依法处罚。
违规处罚标准与执行方式
- 罚款与记分:违反限行规定的车辆,将处以300元罚款并记1分。
- 执法手段:深圳交警通过“车牌识别系统+移动警务终端”实现全域自动抓拍,违规记录实时同步至“交管12123”APP,车主需在15日内处理。
- 特殊情形:如因紧急就医、车辆故障等突发情况违反限行,可凭证明材料申请行政复议,但通过率较低,建议优先使用免罚次数。
限行政策优化背景与市民反馈
本次调整基于深圳交通运行指数的动态分析:
- 数据支撑:2023年深圳晚高峰拥堵延时指数达1.82,外地车占比升至18%,限行政策使高峰时段车速提升约12%。
- 市民意见整合:针对“跨城通勤族”诉求,新增“每月1次免罚”机制;同时严控年申请次数,防止政策滥用。
- 新能源车纳入管理:随着外地新能源车数量激增(2023年占比超30%),取消其自动豁免权,确保公平性。
出行建议与替代方案
-
公共交通优先:
限行时段内,建议乘坐地铁(如1号线、3号线覆盖原特区内)、公交或定制巴士,深圳地铁全网运营至23:00,高峰期发车间隔缩短至2分钟。 -
拼车与合乘:
通过“滴滴顺风车”“嘀嗒出行”等平台拼车,符合规定的合乘车辆可享限行豁免。 -
长期在深外地车主:
- 申请粤B车牌:参与摇号(燃油车)或直接申领新能源指标(需符合社保居住证要求)。
- 租赁粤B车:短期需求可选择本地租赁公司。
-
精准规划路线:
使用高德地图“限行提醒”功能,输入车牌可自动规避限行区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