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接和次密接的定义(附管理措施和相关要求)
管理措施: 密接:应当采取14天的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在隔离期间进行多次核酸检测。 次密接:需要采取7天的居家隔离医学观察,并在隔离期间进行核酸检测。相关要求: 健康监测:密接和次密接在隔离期间都需要进行健康监测,包括体温测量、症状观察等。
防控教育:指导正确佩戴口罩、手卫生、保持社交距离,提供心理支持。 次密接人员管理信息登记:与密接人员同步登记,明确接触场景和时间。风险分级:高风险:与密接人员在密闭空间长时间共处者,需集中隔离7天,第7天检测核酸。
密接者的判定和处置 判定:密接者是指与新冠病毒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无症状感染者的首次接触至被隔离管理前,与病例存在无有效防护措施接触的人员。 处置:密接者应采取“7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3天居家健康监测”管理措施。
国家卫健委明确不再判定次密接(国家卫健委6不准)
〖A〗、该消息属实。据央视新闻官方微博2022年11月11日发布的消息,国家卫健委在《关于进一步优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 科学精准做好防控工作的通知》中明确提出不再判定次密接。
〖B〗、不再判定密接的密接:即不再对密切接触者的密切接触者(次密接)进行判定和管理。这一调整是基于对当前疫情形势和病毒传播特点的科学评估。由于奥密克戎变异株的潜伏期短、传播速度快,次密接继续实施居家隔离管控的意义已经不大。
〖C〗、及时准确判定密切接触者,不再判定密接的密接。附优化疫情防控二十条:对密切接触者,将“7天集中隔离+3天居家健康监测”管理措施调整为“5天集中隔离+3天居家隔离”,期间赋码管理、不得外出。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的第5天各开展1次核酸检测,居家隔离医学观察第3天各开展1次核酸检测。
〖D〗、居家隔离。同车人去隔离,同车人的家属居家隔离。同车人的家属属于次密接,根据国家卫健委新10条案规定,不在判定次密接,不在对次密接进行集中隔离。
〖E〗、次密接判定取消:不再判定次密接,仅保留密接者判定,减少管控范围。入境航班熔断取消:取消入境航班熔断机制,保障国际航班稳定运行。高风险区划定精准化:高风险区一般以单元、楼栋为单位划定,不得随意扩大范围,避免全小区或全社区静默。
居家隔离5+3是什么意思
〖A〗、居家隔离5+3指的是“5天集中隔离+3天居家隔离”。5天集中隔离:在指定的隔离场所进行为期5天的集中隔离观察,期间不得外出,且需接受赋码管理。集中隔离期间,会在第5天各开展1次核酸检测。3天居家隔离:完成5天集中隔离后,转至居家隔离状态,进行为期3天的居家隔离观察。同样,期间也不得外出,并接受赋码管理。居家隔离期间,会在第3天各开展1次核酸检测。
〖B〗、+3居家隔离政策指的是“5天集中隔离+3天居家隔离”,期间赋码管理、不得外出。以下是关于5+3居家隔离政策的详细解释:集中隔离部分:在5天的集中隔离期间,被隔离者需要在指定的隔离场所进行医学观察。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的第5天,被隔离者需要各开展1次核酸检测。
〖C〗、居家隔离5+3是什么意思 5+3隔离政策指的是“5天集中隔离+3天居家隔离”,期间赋码管理、不得外出。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的第5天各开展1次核酸检测,居家隔离医学观察第3天各开展1次核酸检测。
〖D〗、+3隔离政策是指“5天集中隔离+3天居家隔离”。具体解释如下:5天集中隔离:在指定的隔离场所进行为期5天的集中隔离观察。3天居家隔离:在完成5天集中隔离后,转为3天的居家隔离。期间赋码管理、不得外出:在这8天的隔离期间,个人的健康码会被赋予特定的状态,并需严格遵守不得外出的规定。
〖E〗、+3居家隔离政策的意思是5天集中隔离加3天居家隔离。国务院规定入境隔离实行5+3,即5天集中隔离加3天居家隔离。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实际上实行的是8天酒店集中隔离,因为对大多数入境人员来说是无法做到集中隔离完后自动飞到家里居家隔离的。
〖F〗、+3隔离政策,即5天集中隔离+3天居家隔离。这一政策实施过程中,相关人员将被赋予特定的健康码,限制其外出活动。在集中隔离的前3天、第5天,会进行核酸检测;而在居家隔离期间,第1天和第3天同样会进行核酸检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