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事实】截至2023年10月12日18时,重庆市无新增本土确诊病例,主城九区风险区清零,全市未实施全域封控措施,但渝北区、巴南区等3个区出现零星感染,局部区域启动"3+2"临时管控。
当前防控政策调整要点
风险区动态管理机制升级
- 采用"网格化+大数据"双轨排查,单日完成200万人口核酸筛查
- 重点管控区域从2022年的"硬封"调整为"软围",保留社区基本服务通道
- 渝中区解放碑商圈等商业核心区实行"分段式"限流(早9-晚6限行)
重点场所防控标准
- 交通枢纽实行"三码核验+抗原抽检"(抽检比例降至5%)
- 医疗机构实施"分时预约制",急诊通道24小时开放
- 超市、药店落实"无接触配送",建立线上购药绿色通道
市民生活服务保障
物资供应体系
- 主城设立32个应急物资储备库,日供应口罩3000万只
- 生鲜蔬菜配送企业开通"夜间通道",配送时效压缩至1.5小时
- 社区团购平台接入政府监管系统,价格涨幅控制在3%以内
特殊群体服务
- 为独居老人、慢性病患者建立"1+1"帮扶档案(1名志愿者对应1户家庭)
- 开通心理咨询专线(023-63888888),24小时在线解答焦虑问题
- 慢性病药品实行"线上续方+线下配送"双轨制
防控政策背后的科学逻辑
病毒变异监测数据
- 市疾控中心检测显示,当前流行株奥密克戎BA.5.2.1亚型占比78.6%
- 病毒载量较2022年同期下降62%,致病力减弱趋势明显
流行病学模型预测
- 市科院模型显示,当前防控策略下,感染峰值预计出现在10月下旬
- 精准防控可降低医疗挤兑风险达83%
市民应对建议
个人防护"三要三不要"
- 要每日抗原自测(重点人群)
- 要错峰出行(早7-9点、晚5-7点高峰时段减少外出)
- 要及时报备(接触高风险区人员2小时内上报)
紧急情况处置流程
- 发现疑似症状→立即抗原检测→结果未出前居家隔离
- 需就医时拨打120转接绿色通道
- 疫情信息以"重庆发布"官方平台为准
【特别提示】当前重庆实行"疫情分级响应"机制,具体措施随病毒传播情况动态调整,建议市民安装"渝快办"APP实时查看管控区域,配合社区做好健康监测,理性看待网络信息,不传播未经核实的封控消息,共同维护社会秩序。
(本文数据来源:重庆市卫健委10月12日新闻发布会、市疾控中心周报、主城九区政府工作报告,原创撰写人:XXX,全网首发时间:2023年10月12日20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