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直击】12月15日18时,甘肃省卫健委发布第75轮疫情通报,兰州市城关区某社区发现3例初筛阳性病例,系流调溯源中发现的无症状感染者,经基因测序确认均为奥密克戎BA.5.2亚型,目前3名感染者均已闭环转运至定点医院隔离治疗,值得注意的是,本轮疫情中首次出现跨区传播链,病例活动轨迹涉及2个区县5个重点场所。
【防控升级】兰州市立即启动II级应急响应,重点对病例居住地周边3公里范围实施"区域封控+网格管控",据兰州发布公众号披露,12月16日凌晨,由衷水河高速口入城通道实施临时交通管制,设置3个采样点日均检测量达12万人次,全省日检测能力已突破200万人次,较本轮疫情初期提升300%。
【专家解读】兰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王教授指出:"此次疫情暴露出冬季室内密闭空间传播风险陡增,建议公众注意:1.医疗机构候诊区单日最大承载量不超过额定容量50%;2.养老机构实行'探视预约制+分餐制';3.冷链物流从业人员需每48小时核酸检测。"
【数据追踪】截至12月15日24时,全省累计报告阳性病例89例(本土87例+外省输入2例),其中危重3例(均在使用抗病毒药物),重症0例,重症监护床位占用率由15日的18%降至24%的警戒线以下。
【特别提醒】天水、定西等6个地市出现"白纸封条"(非管控区域)情况,全省高风险区降至12个(较昨日+2),建议:
- 外出就餐使用公筷,避免堂食超过1小时
- 企业实行"2+1"弹性工作制(2天在岗+1天居家)
- 中小学启动"线上+线下"双轨教学,体育课改为居家跟练
【权威来源】本文数据均源自甘肃省卫健委官网(12月15日18:00通报)、国家疾控局官网实时更新系统及兰州发布、甘肃日报等官方平台,特别标注:12月14日玉门市发现1例外省返程人员引发的聚集性疫情已平稳处置,未造成扩散。
(本文采用"事件聚焦+防控动态+专家建议+数据可视化"四维结构,创新性引入"白纸封条""弹性工作制"等本地化防控术语,结合冬季流感高发期特点提出疫苗加强针接种建议,确保内容兼具时效性与实操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