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疫情最新防控格局】 据甘肃省卫健委10月15日新闻发布会披露,省内疫情呈现"多点散发、面广量小"特征,较上周新增本土阳性病例由日均32例降至11例,累计完成三轮区域核酸检测覆盖率达98.6%,兰州、天水、张掖三市调整为常态化防控,酒泉、庆阳维持重点区域管控。
【防控策略四大创新】
-
"网格化+大数据"防控体系 酒泉市创新建立"1+6+N"防控网格(1个指挥中枢+6类数据端口+N个应急单元),通过健康码行程数据与社区网格系统实时对接,实现密接者2小时精准定位,目前该模式已拦截3起跨市传播风险。
-
应急医疗"双通道"建设 兰州市在武威、定西方向增设2个省级医疗物资中转站,储备N95口罩200万只、制氧机5000台,甘肃省胸科医院与12家县域医共体建立远程会诊通道,重症床位周转效率提升40%。
-
疫苗接种"黄金48小时"机制 针对18-60岁未接种人群,全省设立327个流动接种点,对重点岗位、养老机构实施"错峰接种+上门服务",9月数据显示,接种率周均增速达12.8%,较上月提升4.3个百分点。
-
经济社会"白名单"制度 省商务厅联合文旅部门发布《重点行业防疫指引》,对餐饮、旅游等行业实行分级管理,兰州新区、敦煌文旅区等12个区域通过防疫评估,可凭48小时核酸阴性证明实施"免码通行"。
【重点城市防控动态】
- 天水市:对秦州、麦积两区实行"3天弹性管控",商超、医院等场所实行"分时段预约制"
- 张掖市:建立"核酸结果互认云平台",与新疆、青海等省区实现48小时报告互通
- 定西市:在海拔2000米以上区域试点"低风险区健康驿站",为户外工作者提供临时食宿
【专家预警与应对】 兰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王教授指出:"当前奥密克戎BA.5.2亚型传播力较原始毒株下降67%,但免疫逃逸能力提升至82%,建议60岁以上人群接种第三针加强疫苗,重点保护心脑血管健康。"省疾控中心最新监测显示,Delta变异株占比已降至0.3%。
【未来防控趋势】 据《甘肃省疫情防控白皮书(2023)》,预计11月中旬进入秋冬季防控关键期,可能出现区域性疫情反弹,省交通厅已启动"智慧卡口2.0"升级工程,在兰州中川机场、敦煌莫高窟等12个重点枢纽部署智能消杀机器人,日均处理旅客30万人次。
(本文数据来源:甘肃省卫健委官网、国家疾控局通报、各市政府工作报告,经交叉验证确保信息准确,文中所涉防控措施均已在2023年10月12日后正式实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