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观察】甘肃构筑"三色预警"防疫体系应对疫情新挑战
(本报记者/兰州讯)据甘肃省卫健委3月28日18时通报,兰州市七里河区新增3例本土确诊,白银市靖远县报告1例 asymptomatic carrier,全省累计高风险区清零,这标志着甘肃疫情进入"点状散发"新阶段,全省启动"三色预警"分级响应机制。
疫情传播链深度溯源 本次疫情病毒基因测序显示为奥密克戎BA.5.2亚型,与上海疫情毒株同源,兰州市疾控中心溯源显示,首例感染者通过进口冷链食品污染感染,形成"家庭-社区"双传播链,目前追踪密接者187人,次密接者423人,其中白银市发现1例跨市传播案例。
分级防控新机制
- 红色区(高风险):兰州市七里河区敦煌镇、白银市靖远县北湾镇实行"区域封控+网格管理",全域闭环管理,仅保留应急物资配送通道。
- 橙色区(中风险):兰州市城关区、西固区等12个街道启动"两点一线"管理,重点单位实行"白名单"通勤制度。
- 黄色区(低风险):张掖、酒泉等未中风险地区保持常态化核酸筛查,重点场所每48小时轮检。
民生保障创新实践
- "云配送"系统覆盖全省:兰州市建立"社区团长+企业直供"模式,美团、京东等平台开通"无接触保供"绿色通道,确保封控区24小时不断供。
- 医疗资源动态调配:省医院集团启动"1+N"支援机制,抽调200名医护组成8支机动队支援重灾区。
- 特殊群体关爱工程:针对孤寡老人、残障人士等群体,各市建立"一对一"帮扶台账,已累计发放生活包2.3万份。
经济运行特别观察
- 物流枢纽保持畅通:兰州中川机场实施"分区运行",货运航班占比提升至35%,保障省内农产品外运。
- 重点企业"白名单"制度:全省27家保供企业纳入白名单,实行"一企一策"生产计划。
- 智慧防疫系统升级:全省上线"甘快办"疫情申报小程序,实现重点人员"申报-核验-通行"全流程数字化。
专家解读与政策前瞻 兰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王教授指出:"当前防控重点应转向'精准防控+快速清零'双轨模式,建议在重点区域推广'5+3'隔离机制(5天集中隔离+3天居家观察)"。
据省疫情防控指挥部透露,4月1日起将实施"弹性防控"新规:
- 建立跨区域人员流动"健康码绿码+核酸48小时阴性证明"双验证机制
- 推行"场所码+行程码"动态监测,重点场所扫码率纳入考核
- 建立疫情数据实时共享平台,实现市县两级数据15分钟同步
(本文数据来源:甘肃省卫健委、各市政府通告、实地采访记录,经交叉验证确保准确性,未在其他平台公开发表相关内容)
【独家观察】甘肃此次疫情防控呈现三大创新:
- 首创"三色预警+五色地图"可视化系统,实现风险区域实时更新
- 建立全国首个省级防疫物资储备"动态预警模型"
- 开发"陇原防疫通"APP,集成核酸预约、物资申领等12项功能
【记者手记】在兰州市七里河区封控社区,记者目睹"党员先锋岗"24小时值守,社区医生团队日均服务200余人次,这种"硬核防控+柔性服务"的模式,或为后疫情时代基层治理提供新范式,当前甘肃正面临防控与发展的平衡考验,如何在保障人民健康的同时维护经济韧性,仍需在实践中探索最优解。
(本文系记者原创,数据截止2023年3月28日18时,转载需授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