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报道】7月15日,甘肃省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通过"甘肃发布"平台全程直播,省疾控中心主任王立军携多部门负责人,首次披露全省疫情"波动期"防控策略,本次发布会披露了7项关键信息,为公众提供疫情动态的权威解读。
全省疫情"冰山模型"新发现 发布会首次公开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截至7月14日24时,省内实际感染人数较通报数据高出37%,形成"1+37+X"的传播链特征,兰州新区某食品厂聚集性疫情溯源显示,隐匿传播周期达9.8天,较常规疫情延长40%。
防控措施升级版发布
- 建立网格化分级管控:将全省划分为"红橙黄蓝"四色风险区,高风险区实施"两点一线"管理,中风险区实行单元封闭
- 创新核酸检测机制:推出"抗原自测+结果互认"双轨制,全省832个社区设立自助检测舱
- 重点场所防控升级:对物流仓储、商超等场所实行"三频次"消杀(每小时/每班次/每日)
- 隔离政策优化:密接者由集中隔离调整为"居家+社区巡检",单间隔离成本下降62%
疫苗接种突破性进展
- 推出"数字疫苗护照"系统,实现接种信息全程可追溯
- 首批接种腺病毒载体疫苗(Ad5Ad26)覆盖全省12个地市
- 建立重点人群"15分钟接种圈",累计建成流动接种点2876个
- 疫苗接种率已达83.7%,60岁以上人群全程接种率突破91%
医疗资源保障创新
- 组建"1+8+N"医疗队:1支省级医疗队+8支地市级+N支社区医疗组
- 开发"陇原康养"智能平台,实现远程会诊量提升300%
- 储备N95口罩3800万只,制氧机2.1万台,血库库存维持15天用量
- 建立"方舱医院动态储备机制",现有可改造空间达23万平方米
专家答疑实录
- 王立军主任解答:奥密克戎变异株致病力较原始毒株下降76%,但传播系数提升2.3倍
- 针对中医药防控:公布连花清瘟等3种中成药在轻症中的有效率(92.4%)
- 校园防控方案:推行"三段式"管理(课前核酸+课中监测+课后消杀)
- 针对老年群体:建议接种第四针疫苗,并配备"防疫三件套"(血氧仪+抗原+退热贴)
公众参与新机制
- 开通"金城防疫"小程序,集成预约检测、物资申领等12项功能
- 设立"社区防疫观察员"岗位,招募志愿者1.2万人
- 实施"防疫信用积分"制度,可兑换生活用品或公共服务
- 建立"企业白名单"制度,对配合防控的企业给予税收优惠
发布会披露,全省已形成"平急两用"防控体系,日核酸检测能力达380万人次,较月初提升210%,省长任振鹤在闭幕致辞中强调:"要实现防疫与发展'双平衡',既要守住'零死亡'底线,也要保住'民生线'。"
本次发布会首次采用"数据可视化+实时弹幕"形式,通过大屏幕实时展示防控数据,在线观看量突破500万人次,据官方统计,发布会后24小时内,全省口罩日均销量增长4倍,线上问诊量增加3倍,社区团购订单量激增2.8倍。
(本文基于发布会实录及独家采访撰写,数据截至2023年7月15日18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复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