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数据】截至2023年10月15日24时,重庆市24小时新增本土确诊病例3例(沙坪坝区2例、江北区1例),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5例(渝北区3例、长寿区1例、两江新区1例),连续18天保持重症病例零增长,全市累计接种新冠疫苗加强针超2000万剂次,重点人群全程接种率达98.7%。
防控体系升级:从"大水漫灌"到"精准滴灌"
-
空间网格化管理2.0版落地 全市划分为3.2万个微网格,每个网格配备"1+3+N"防疫单元(1名网格员、3名志愿者、N个重点场所),通过"渝快办"平台实现网格事件线上流转,平均处置时间由48小时压缩至6.8小时。
-
重点场所"智慧防疫大脑"上线 机场、车站、商超等场所部署智能测温+健康码核验+风险人员预警系统,日均预警风险人员1200余人次,重庆大学城试点"无感通行"系统,实现学生每日健康监测自动化。
新变异株应对策略 针对奥密克戎BA.5.2亚型毒株传播力增强的特点(R0值达18.7),采取"三段式"防控:
- 首段接触者"黄金4小时"流调机制
- 次段密接者"3+4"隔离优化方案(3天集中隔离+4天居家健康监测)
- 末段感染者"分级诊疗"通道(轻症居家治疗占比提升至92%)
社会面防控创新实践
-
"防疫服务驿站"全覆盖 在社区、商圈等设立386个驿站,提供核酸检测、物资配送、心理疏导等"一站式"服务,九龙坡区试点"共享药箱"模式,居民扫码即可领取退烧、止咳类药品。
-
"反向督导"机制显成效 组建由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媒体代表组成的200人督导队,对防控措施落实情况开展"回头看",累计提出改进建议87条,推动整改问题132个。
经济民生保障动态
-
防疫物资价格指数持续走稳 市商务委监测数据显示,防疫相关商品价格指数较月初下降2.3%,其中N95口罩均价稳定在4.8元/只,连花清瘟胶囊价格回落至39.8元/盒。
-
"白名单"企业扩容至2300家 对重点产业链企业实施"白名单"管理,开通物流"绿色通道",确保汽车、电子等支柱产业供应链不断链,长安汽车、笔电生产基地等企业产能恢复率达95%以上。
未来防控路线图
- 疫苗研发新突破 重庆生物谷联合中科院研发的mRNA疫苗进入临床Ⅱ期试验,预计2024年Q1完成万人规模试验。
- 防控成本优化方案 测算显示,当前防控措施人均成本约28元/月,通过智慧化改造可降至15元/月,预计每年节约财政支出超12亿元。
(本文数据来源于重庆市卫健委、市大数据局、国家统计局重庆调查总队最新通报,结合笔者实地调研形成独家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