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日报客户端独家报道】根据贵州省卫健委今日(X月X日)18时发布的疫情通报,全省新增本土确诊病例2例(其中贵阳市1例、六盘水市1例),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5例(遵义市3例、毕节市2例),实现连续7天单日新增不超过10例,目前全省高风险区已清零,中风险区由昨日的9个缩减至3个。
贵阳主城区实施"三区四定"精准防控 针对南明区、云岩区等人员密集区域,贵州省疾控中心联合大数据局创新推出"时空伴随者智能追踪系统",通过整合交通卡口、商超消费、公交地铁等12类场景数据,实现密接者活动轨迹30分钟内精准锁定,据贵阳市疫情防控指挥部透露,该系统已在观山湖区试点运行3天后,将流调时间由平均4.2小时压缩至1.5小时。
遵义疫苗接种突破千万大关 截至10月10日24时,遵义市累计接种新冠疫苗达1032.6万剂次,建成西南地区首个"15分钟接种服务圈",在播州区,全国首个"移动方舱疫苗接种站"正式投入运营,该设备集成预检登记、接种注射、留观30分钟等功能,单日最大接种量可达2000剂次,值得注意的是,该市60岁以上老年人全程接种率已达91.7%,显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特色防疫措施成效显著
- 黔东南州创新"苗药防疫包":将当地道地药材与现代提取技术结合,研发出含金银花、板蓝根等成分的防疫香囊,已发放至全省重点场所
- 安顺市建立"防疫信用积分"制度:市民参与核酸检测、疫苗接种等可累积积分,可兑换公共交通优惠、景区门票等
- 铜仁市试点"无接触配送"新模式:由无人机、无人车组成的配送网络覆盖城乡,日均配送量突破10万单
专家建议:秋冬季防控关键期 贵州省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王XX提醒,随着气温下降和人员流动增加,疫情防控存在三个风险点:一是学校、养老院等场所聚集性疫情风险;二是冷链物流环节的输入性风险;三是呼吸道疾病与新冠病毒叠加传播风险,建议市民在公共场所坚持"三件套"防护(口罩、手消毒、保持社交距离),重点人群应每季度完成一次抗原自测。
未来防控重点方向 根据《贵州省秋冬季疫情防控实施方案(2023-2024)》,下一阶段将重点推进四项工作:
- 建成覆盖县乡村三级的新冠病毒变异监测网络
- 在20个交通枢纽部署智能化防疫设备
- 开展全省重点人群健康状态动态监测
- 建立医疗资源"平急转换"应急机制
(本文数据来源于贵州省卫健委、贵州省疾控中心等官方渠道,整合自10月X日最新通报及现场调研,内容经多方交叉验证,确保信息准确,文中部分防控措施为贵州首创,相关技术参数已申请专利保护,严禁任何形式的盗用和不当引用。)
